止武为戈(止武)

- 编辑:admin - 点击数:334

止武为戈(止武)

大家好,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止武为戈,止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这两个词意思相同。

2、“戈”,本意是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。

止武为戈(止武)

3、在这里泛指武器(即“戈”同“武”)。

4、推而广之,即:拿好武器,做好战争的准备。

5、以戈止武的“武”指的也是战争,但通常指敌人对我方所发动的侵略战争。

6、因此,以戈止武(或以武止武),即表示:只有拿好(自己手中的)武器,时刻做好准备,才能有效的遏止敌人对我方发动(侵略)战争的企图。

7、PS:也就是常说的居安思危,时刻警惕,有备无患。

8、  你说的是中航工业的宣传片的题目,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:  第一个词的意思是:用武力来避免战争,这样是不得已的选择,是下下策;  第二个词意思是:用武器的威慑力来制止战争,避免战争的发生,这样是最好的选择!  其实这是在宣传我们国家的武器很是先进,这样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,这才是最高的境界。

9、  请参考!楚庄王曰:夫文止戈为武。

10、又曰:夫武禁暴,戢兵保大定功,安民和财者也。

11、--《左氏春秋·宣公十二年》楚庄王,楚穆王之子,春秋时期楚国国君,春秋五霸之一,公元前613-公元前591年在位。

12、自楚庄王称霸中原,不仅使楚国强大,威名远扬,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
13、春秋末期,孔子曾到访楚国,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学派的"仁"的思想基本相符。

14、武,是维护仁义、和平的实力。

15、以任何理由发起的干戈,都是暴力行为,是蔑武、灭武所为。

16、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

17、楚庄王最早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。

18、书中记载:潘党曰:"臣闻克敌,必示子孙,以无忘武功"。

19、楚庄王回答:"非尔所知也,夫文,止戈为武"。

20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潘党(楚国大夫)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,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,不要忘了楚国的威风。

21、而楚庄王告诉潘党:"武"字是由"止"和"戈"两字合成的,真正的消灭暴乱,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,这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
22、以武止武,以戈止武。

23、两句话是同样的意思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